[作业贴] 当我们在调CO值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CallMeSparkk-avatar

CallMeSparkk

2025-06-29T03:40:50+00:00

调CO的过程中,常见的一个倾向是:越负压越好,能不报错就行。但实际调试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CO值的设定影响远不止“是否黑屏”,还会渗透进轻负载表现、游戏帧数、多核温控等很多维度。以下是最近测试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记录下来,供大家探讨。

1、重负载测试摸CO值下限

重负载(比如y-cruncher、OCCT、小烤)主要用来验证极限CO值设定会不会导致系统不稳定,比如直接黑屏、重启、报错等。目标就是找出当前设定的“生存边界”。

2、轻负载测试观察有效频率能否稳定在倍频设置峰值

在用PR95进行单核测试的同时,用HWInfo观察Effective Clock,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

> 当CO设得非常激进时,轻负载下的有效频率会以低于倍频上限运行,越激进频率下降越多,给足电压才能确保稳定在峰值(向下波动不超过50mhz)


3、游戏表现差异:

从个人观察的游戏帧数表现来说,比如博德之门3,高有效频率设定比更低co值模式的帧数表现更好,同一场景平均FPS相差7~8帧,对话切换、地图转场、摄像头移动时的帧波动更小。

但这种设置思路下多核散热压力更大,运行时温度更高,导致重负载测试时(cinebench)系统会降频降分。

4、多核负载下的温控

监测cpu 6核满载模式下温度功耗,发现跟co值设定相关性不高,而是跟体质相关,按高频目标调试结果下:
core 0,1(金),co设置-4,+3,核心均温在55度左右
core 2,3(银),co设置-18,-16,核心均温在59左右
core4,5,co设置-5,-4,核心均温在61度左右,且单核最高温一直出现在core4,实际游戏过程系统对它的调用也最少


尝试策略是把core4,5的co值再调低20,满载时多核降频现象明显改善,进入游戏发现帧数表现未出现下降,而温控表现提升。


5、一些推测:多核表现也许更受“热压”控制

目前的一个观察性推测是:

> 多核运行时,性能瓶颈更多受“热压”共同影响


在正常运行的前提下:

优质核心(主调度)给足电压,有利于保持高频率响应

热核心(物理位置+体质差)尽量压到底线,换温控和稳定


这种策略虽然不一定能跑出最漂亮的CO表格,但在实际使用中,帧数和响应更接近“实际性能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