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pe_kunt
2020-09-17T21:49:19+00:00
我个人是喜欢唐诗更胜于宋词的,感觉对仗更工整。你们在赏诗之余会去了解诗的作者吗?我喜欢过一段时间的刘禹锡,他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感觉很有气势,也喜欢他的《玄都观桃花》和《再游玄都观》,充分体现他的气节与人格魅力。后来逐渐喜欢上了李商隐,觉得他的诗感情更丰富,含义更有深度。此外刘禹锡的诗多以七绝为主,李商隐多以七律为主,我个人是更喜欢七律,觉得七律这个篇幅用来抒情刚刚好,七绝有点太短了。我爬完原贴几乎没见到李商隐的诗,就在这单独开帖谈谈他吧。
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在事业上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处在晚唐动荡不安的社会大环境中,本人又遭逢种种不幸,但从未向命运低头,一直在拼命抗争。是一个至情至性,重情重义,很有骨气的正人君子。对待爱情专一执着,爱情生活被许多研究者关注,部分原因在于以《无题》为代表的诗歌中,表现出一种扑朔迷离而又精致婉转的感情。现存的诗中犹以无题诗堪称一绝,而最为突出的便是他的爱情诗。擅作七律和五言排律,七绝也有不少杰出的作品。
给我感觉李诗有三大特点,一是辞藻华丽。李诗广纳前人所长,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鬼异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而又不失鲜明与独特的艺术风格。构思新奇、文辞清丽、意韵深微,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并且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感情。
二是善用典故。与杜甫相似,李诗经常用典,而且比杜甫用得更深更难懂,而且常常每句都用典故。在用典上有所独创,喜用各种象征、比兴手法,有时读了整首诗也不清楚目的为何。而典故本身的意义,常常不是他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使隐秘难言的意思得以表达。也正是他好用典故的风格,形成了他作诗的独特风格。有记载,李商隐每作诗,一定要查阅很多书籍,屋子里到处乱摊,被人比作“獭祭鱼”。有古人也以玩笑的口吻说:“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
三是晦涩难懂。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有批评意见认为他有时用典太过,犯了晦涩的毛病,使人无法了解他的诗意。鲁迅曾说:“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
李诗的社会意义虽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他对后世的影响力非常大,因为爱好李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在《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的诗作3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居第二位,而王维入选29首、李白入选27首,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隐在普通民众中的巨大影响。
找了三首代表作: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在事业上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处在晚唐动荡不安的社会大环境中,本人又遭逢种种不幸,但从未向命运低头,一直在拼命抗争。是一个至情至性,重情重义,很有骨气的正人君子。对待爱情专一执着,爱情生活被许多研究者关注,部分原因在于以《无题》为代表的诗歌中,表现出一种扑朔迷离而又精致婉转的感情。现存的诗中犹以无题诗堪称一绝,而最为突出的便是他的爱情诗。擅作七律和五言排律,七绝也有不少杰出的作品。
给我感觉李诗有三大特点,一是辞藻华丽。李诗广纳前人所长,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鬼异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而又不失鲜明与独特的艺术风格。构思新奇、文辞清丽、意韵深微,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并且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感情。
二是善用典故。与杜甫相似,李诗经常用典,而且比杜甫用得更深更难懂,而且常常每句都用典故。在用典上有所独创,喜用各种象征、比兴手法,有时读了整首诗也不清楚目的为何。而典故本身的意义,常常不是他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使隐秘难言的意思得以表达。也正是他好用典故的风格,形成了他作诗的独特风格。有记载,李商隐每作诗,一定要查阅很多书籍,屋子里到处乱摊,被人比作“獭祭鱼”。有古人也以玩笑的口吻说:“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
三是晦涩难懂。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有批评意见认为他有时用典太过,犯了晦涩的毛病,使人无法了解他的诗意。鲁迅曾说:“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
李诗的社会意义虽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他对后世的影响力非常大,因为爱好李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在《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的诗作3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居第二位,而王维入选29首、李白入选27首,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隐在普通民众中的巨大影响。
找了三首代表作: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