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n
2022-05-20T14:08:29+00:00
感觉编剧对于鲁智深这个人物的理解真的是太通透了。
我小时候看百回本水浒,第一次看鲁智深坐化那段还不理解,后来才慢慢懂得看鲁智深的故事要看清本相。
电视剧里,鲁智深释放魔性打死镇关西,到了五台山,是要用所谓的佛性去压制他的魔性。这里有一段情节,是方丈说他是有佛性的,但是需要修行才能得正果,这就已经暗示了鲁智深的修行显然不是在寺庙里打坐参禅。
然后他大闹五台山,最后那段场景,他站在院落中,被他打翻的众人在大门躺着,台阶上的主持看着他,眼神中透着失望,这种失望不是对鲁智深的失望,而是对自己没有能够压制住鲁智深魔性的失望。
结果呢?鲁智深反而在闯下大祸之后开悟了,不再是苦大仇深的面孔,看着被他打倒的和尚反而憨厚的笑了起来,从这时起鲁智深的修行才正式开始。
然后主持要介绍他去东京,鲁智深道了一句阿弥托佛,这就显示出来了他已经有了佛性。
在鲁智深身上的魔佛对立,我们不能用宗教的角度去看,我觉得更像是感性和理性的对立。看起来是鲁智深的魔性让他身陷囹圄,五台山的佛性渡不了他,但从后面的情节来看,是作者有意在讨论感性与理性的对立。过分的感性让鲁智深失手杀人,但是纯粹的理性之下,鲁智深的天性被压抑,他反而过的不痛快。
这期间鲁智深打造了禅杖和戒刀,这两样武器象征着他冲破了纯粹理性的束缚,反过头来将理性化为武器,开始驾驭理性。
之后鲁智深的戏份就渐渐的融入到梁山好汉这个形象里去了,结果到最后,他征方腊归来,遇潮信坐化,我以前不理解,现在来看,就是他在经历了种种起伏之后,已经彻底看明白了。古人讲究朝闻道夕可死,所以作者安排了他坐化,故事情节上说他死了,但是从象征意义上来说,意味着感性与理性的冲突结束了,就像太极一样,融为一体,彻底升华了。
前些年我也遇到了很长一段时间人生低谷,上了大学,走出舒适区之后挺茫然的,再加上小时候人比较拧巴,就越来越自闭。那段时间一场重病把我折磨的够呛,结果做手术,躺在医院的那几个月我就发现了我一直在自己和自己作对,但是明白问题在哪不代表就能解决问题,直到再后来一点点看开了,才走出低谷。现在回想起来,快十年过去了,感觉自己人生缺了很大一个章节,但是好在终于走出来了。
所以我才觉得鲁智深这段真的好看,他醉打山门,以为门口的金刚在拦着自己,但实际上是他自己的心在拦着自己。在那之后,用挺烂俗的一句话来说,是他自己和自己和解了。尤其是电视剧里他驻足看向被他拆了的亭子,木鱼声渐渐消失,鲁智深下山远去,片尾曲响起,鲁智深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也走完了水浒传这部群像中属于自己的高光篇章。
随便写的,想到哪写到哪,言辞混乱之处,还望包涵。
我小时候看百回本水浒,第一次看鲁智深坐化那段还不理解,后来才慢慢懂得看鲁智深的故事要看清本相。
电视剧里,鲁智深释放魔性打死镇关西,到了五台山,是要用所谓的佛性去压制他的魔性。这里有一段情节,是方丈说他是有佛性的,但是需要修行才能得正果,这就已经暗示了鲁智深的修行显然不是在寺庙里打坐参禅。
然后他大闹五台山,最后那段场景,他站在院落中,被他打翻的众人在大门躺着,台阶上的主持看着他,眼神中透着失望,这种失望不是对鲁智深的失望,而是对自己没有能够压制住鲁智深魔性的失望。
结果呢?鲁智深反而在闯下大祸之后开悟了,不再是苦大仇深的面孔,看着被他打倒的和尚反而憨厚的笑了起来,从这时起鲁智深的修行才正式开始。
然后主持要介绍他去东京,鲁智深道了一句阿弥托佛,这就显示出来了他已经有了佛性。
在鲁智深身上的魔佛对立,我们不能用宗教的角度去看,我觉得更像是感性和理性的对立。看起来是鲁智深的魔性让他身陷囹圄,五台山的佛性渡不了他,但从后面的情节来看,是作者有意在讨论感性与理性的对立。过分的感性让鲁智深失手杀人,但是纯粹的理性之下,鲁智深的天性被压抑,他反而过的不痛快。
这期间鲁智深打造了禅杖和戒刀,这两样武器象征着他冲破了纯粹理性的束缚,反过头来将理性化为武器,开始驾驭理性。
之后鲁智深的戏份就渐渐的融入到梁山好汉这个形象里去了,结果到最后,他征方腊归来,遇潮信坐化,我以前不理解,现在来看,就是他在经历了种种起伏之后,已经彻底看明白了。古人讲究朝闻道夕可死,所以作者安排了他坐化,故事情节上说他死了,但是从象征意义上来说,意味着感性与理性的冲突结束了,就像太极一样,融为一体,彻底升华了。
前些年我也遇到了很长一段时间人生低谷,上了大学,走出舒适区之后挺茫然的,再加上小时候人比较拧巴,就越来越自闭。那段时间一场重病把我折磨的够呛,结果做手术,躺在医院的那几个月我就发现了我一直在自己和自己作对,但是明白问题在哪不代表就能解决问题,直到再后来一点点看开了,才走出低谷。现在回想起来,快十年过去了,感觉自己人生缺了很大一个章节,但是好在终于走出来了。
所以我才觉得鲁智深这段真的好看,他醉打山门,以为门口的金刚在拦着自己,但实际上是他自己的心在拦着自己。在那之后,用挺烂俗的一句话来说,是他自己和自己和解了。尤其是电视剧里他驻足看向被他拆了的亭子,木鱼声渐渐消失,鲁智深下山远去,片尾曲响起,鲁智深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也走完了水浒传这部群像中属于自己的高光篇章。
随便写的,想到哪写到哪,言辞混乱之处,还望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