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
2020-12-07T05:58:32+00:00
因为和语言文字相关,暂且发到这里
排除反社会等发言,就普通人来视角来看,网络上的语言有一种极端化的现象,比如:
1. 用“孝子”“没马”等来攻击对方,这在以前已经可以算是比较恶毒的诅咒了,但现在被普遍使用。
2. “呵呵”表示轻笑,感情中立;微笑emoji就代表微笑,感情中立;“哈哈”表示大笑。但现在“呵呵”变成而冷笑;微笑emoji变成皮笑肉不笑;“哈哈”变得敷衍。要表达原来同样的意思,必须用程度更深的词,比如打更多的“哈”。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按我的理解,可能是因为在一开始,一些人需要比别人更重的词,来吸引更多注意。比如,称呼女性“美女”,可能并不是因为对方美丽,而只是想引起注意、博取好感。但是这么做的人多了之后,语言的表现力就开始下降,“美女”这个词中的“美”就没有了实际意义,颇有劣币驱逐良币的意思。
针对这种情况,我有几个问题:
1.有没有专有名词来形容这种现象?搜了一圈没搜到。
2.除了我提到的这个可能,造成这种变化还有哪些原因?
3.按照这种趋势,中性的语言不断被污染,最后语言风格会发展成什么样的?
4.有什么方法能改变这种趋势吗?
排除反社会等发言,就普通人来视角来看,网络上的语言有一种极端化的现象,比如:
1. 用“孝子”“没马”等来攻击对方,这在以前已经可以算是比较恶毒的诅咒了,但现在被普遍使用。
2. “呵呵”表示轻笑,感情中立;微笑emoji就代表微笑,感情中立;“哈哈”表示大笑。但现在“呵呵”变成而冷笑;微笑emoji变成皮笑肉不笑;“哈哈”变得敷衍。要表达原来同样的意思,必须用程度更深的词,比如打更多的“哈”。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按我的理解,可能是因为在一开始,一些人需要比别人更重的词,来吸引更多注意。比如,称呼女性“美女”,可能并不是因为对方美丽,而只是想引起注意、博取好感。但是这么做的人多了之后,语言的表现力就开始下降,“美女”这个词中的“美”就没有了实际意义,颇有劣币驱逐良币的意思。
针对这种情况,我有几个问题:
1.有没有专有名词来形容这种现象?搜了一圈没搜到。
2.除了我提到的这个可能,造成这种变化还有哪些原因?
3.按照这种趋势,中性的语言不断被污染,最后语言风格会发展成什么样的?
4.有什么方法能改变这种趋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