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Friendly Satan
2020-09-08T10:51:08+00:00
只有系列赛的战术才值得分析,因为他是会逐步优化迭代的。
每年季后赛,有时间都会对自己看的热门系列赛做一些复盘,这次比较忙就简单说下好了,希望能帮助一些人更能看懂这个系列赛。
后面可能不会像以前一样在追。原因是:我不认为这个系列赛的战术层面还会有太多的大的变化,后面的比赛结果,一是最主要的看体能,二就是看发挥了。
德安东尼把火箭打造成了一只非常极端的队伍,他的进攻体系就是一把必须破防之刃,也许只会那么一两招,但已经够用了;但也因为只有那么一两招,可变性不多,对手的攻防策略能迭代的变化也就不多了。
首先说一下综合对位的进攻特点,特点就是一系列战术博弈的缘由:
1、火箭的进攻之于湖人,最核心的优势其实是后卫群的突破能力。
目前的这只湖人,在火箭体能充足的时候(比如一场比赛的前三节),是难以通过盯人防守阻止火箭后卫群的突破的,速度跟不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时候第四节,湖人比火箭打的好。你会发现突然火箭打不动了,投篮的空间没了。
这个优势是如何转化为进攻战术体系的:
当突破的人有充足的体能,能实现启动后前两步就突破对位人的防守,那就迫使湖人提前启动补防补位,外线投手就能更快的获得空位,球就传导开了。
但当突破的人不能做到这一步,无法突破或者只能依靠身体靠着人勉强获得内线出手空间,湖人就可以更晚的补防或不补防,来封堵空位投手的传球路线,降低突分的分球效率。
2、湖人之于火箭的进攻优势,是综合性的得分能力。
詹眉两人目前的发挥,基本能占有50%左右的独立得分,并影响剩余至少20%-30%的得分;同时这组双星的得分是内外兼顾的,并具备对位优势。除此之外,我们可能还需要其他球员提供20%左右的进攻能力。
尽管三场打下来,很多人觉得湖人角色球员拉垮的不行,但由于湖人拥有至少8-9人的轮换,具备体能优势,而且你难保他们中没有人会爆发。他们需要填的空不多,而詹眉是可以找到手热的人的。
所以,湖人进攻的基本盘,可以说很稳,因为他的全面。这让火箭的针对性战术博弈只能解决局部问题,是动不了大盘的。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詹眉两人非常的拉垮,这是湖人不允许发生而火箭需要的。但寄希望于对手状态的东西,不叫战术博弈。
然后就说一下,双方是怎么应对上述的特点,来做战术博弈和调整的,我觉得这可以让大家更明白的看清楚场上发生了什么:
1、湖人做出的改变:
A、G1-G2前三节:在这个过程里,湖人基本没有做本质上的战术调整,他们采取的策略是:努力人盯人防突破,防不住补,球传出去就扑防继续补。在这个时间段里,你会发现很多很多的时候,湖人的防守人仿佛是在追着球跑,火箭传到哪里,人就追到哪里。但是人怎么能跑的过球呢,所以防守起来实际是很狼狈的。
B、然而从G2的第四节开始:湖人尝试了联防,协防持球人。这个策略使用期间的净胜分是很高的,也是目前火箭难以对付的痛点(安东尼也说了)。特别说明一下:这不是包夹哈登,而是协防所有具备突破能力的持球后卫。还记得那个协防威少漏了哈登空位三分的球吗?
C、这套防守策略的优势是什么:是提升补防的效率,节省体能
其实联防+协防持球人也是要补防的,但巨大的差别在于从被动的追球补防人,变成了主动的补防区域位置。 前者,补防发生在被突破后以及球传出去的每个过程里,不管谁去补,他都要从一个人的位置跑去另一个人的位置,和球赛跑;
而后者,协防后球需要提前分出去,而人是按区域站好的。补防的人不需要管之前在防谁,只需要管理好自己这个区域,或者被轮换到的区域。有空间想象能力的人应该立刻可以感受到,这大大降低了补防距离提升了效率。
D、这个博弈产生了一个对系列赛极其关键的延续性效应:在这个改动之前,火箭在体能方面其实是以逸待劳的,传球和追球谁累?显而易见。但这个改动之后,体能方面的博弈近乎反了过来,火箭不得不更多的身体对抗挡拆、掩护,来降低协防效率,生成突破空间。
2、火箭做出了哪些改变:
上文说了,湖人的这套进攻防守体系是以詹眉为主的综合性体系,你很难通过一个防守的整体策略来进行限制。因此火箭针对进攻防守分别做出了一些细节调整。
A、防守端,大幅度加对抗
AA增加詹眉接到球的难度:G3就可以看到,詹眉接球之前的身体对抗大大增加了。尤其是浓眉,因为他需要更低的位置,因此他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去肉搏。
BB直接增加接球前的包夹频率:在隆多等其他的进攻发起点不在的时候,火箭开始大胆的包夹詹眉直接不让他们接球。因为他们很清楚,隆多不在,几乎没有人会在詹眉碰到球前组织发起进攻。
在这两点上,虽然无法起到直接阻止进攻的效果(毕竟詹眉对抗上也是优势,你只能耗他力气,偶尔阻止他拿球,但不能真的就让他拿不到球),但火箭是有一些主动权的,因为他可以轮番换人去对抗,来均衡的兑子兑体能。
B、进攻端,增加一些战术细节
BA空切:这点今天做了几次,效果不错:当第一持球人被协防传给第二持球人突破发起进攻后,第一持球人通过空切来在内线接球,打破协防的防守。这是一个破协防的通用套路,是一定可以拿到一定分的。不过不敢多用,因为这种套路的成功率并不是非常高。
BB其他非持球人第二时间进攻:今天的格林做的不错。持球人吸引到协防后,立刻由非主要协防目标来发起自主进攻,是有一定效果的。不过这也只是战术细节,因为如果格林塔克等人真的有很高的自主进攻能力,那就是曾经的五星勇士不是火箭了。。
BC扩大三分投射范围,比如三分线外一步:这是个险棋,G3看来用的不多。对于一个系列赛来说,寻求稳定得分的进攻策略还是首选。
总的来说,整体的战术博弈变化,都遵循一个原则,围绕一个点来进行
原则是:尽可能合理的进攻策略变化,保证成功率。
围绕的点是:体能。
湖人通过联防,降低体能消耗,增加火箭的体能消耗,尤其是每场的第三第四节。
火箭则增加对抗来增加詹眉的体能消耗,意图降低他们的状态。(这招其实就仿佛18年对付杜兰特的肉搏)
整体上来看,排除伤病可能,体能的博弈我认为湖人会占优。一是他们已经在策略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二是火箭毕竟打了更多场;三是火箭轮换短,并且太多的球需要三个后卫来处理。
这个系列赛最终的战术变化不会太多,而是体能主导了。如果豪斯依旧不打,甚至科温顿伤了,威少哈登依旧会在第三第四节受到体能影响明显的增加失误或者减少出手,那胜利最终属于湖人。
每年季后赛,有时间都会对自己看的热门系列赛做一些复盘,这次比较忙就简单说下好了,希望能帮助一些人更能看懂这个系列赛。
后面可能不会像以前一样在追。原因是:我不认为这个系列赛的战术层面还会有太多的大的变化,后面的比赛结果,一是最主要的看体能,二就是看发挥了。
德安东尼把火箭打造成了一只非常极端的队伍,他的进攻体系就是一把必须破防之刃,也许只会那么一两招,但已经够用了;但也因为只有那么一两招,可变性不多,对手的攻防策略能迭代的变化也就不多了。
首先说一下综合对位的进攻特点,特点就是一系列战术博弈的缘由:
1、火箭的进攻之于湖人,最核心的优势其实是后卫群的突破能力。
目前的这只湖人,在火箭体能充足的时候(比如一场比赛的前三节),是难以通过盯人防守阻止火箭后卫群的突破的,速度跟不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时候第四节,湖人比火箭打的好。你会发现突然火箭打不动了,投篮的空间没了。
这个优势是如何转化为进攻战术体系的:
当突破的人有充足的体能,能实现启动后前两步就突破对位人的防守,那就迫使湖人提前启动补防补位,外线投手就能更快的获得空位,球就传导开了。
但当突破的人不能做到这一步,无法突破或者只能依靠身体靠着人勉强获得内线出手空间,湖人就可以更晚的补防或不补防,来封堵空位投手的传球路线,降低突分的分球效率。
2、湖人之于火箭的进攻优势,是综合性的得分能力。
詹眉两人目前的发挥,基本能占有50%左右的独立得分,并影响剩余至少20%-30%的得分;同时这组双星的得分是内外兼顾的,并具备对位优势。除此之外,我们可能还需要其他球员提供20%左右的进攻能力。
尽管三场打下来,很多人觉得湖人角色球员拉垮的不行,但由于湖人拥有至少8-9人的轮换,具备体能优势,而且你难保他们中没有人会爆发。他们需要填的空不多,而詹眉是可以找到手热的人的。
所以,湖人进攻的基本盘,可以说很稳,因为他的全面。这让火箭的针对性战术博弈只能解决局部问题,是动不了大盘的。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詹眉两人非常的拉垮,这是湖人不允许发生而火箭需要的。但寄希望于对手状态的东西,不叫战术博弈。
然后就说一下,双方是怎么应对上述的特点,来做战术博弈和调整的,我觉得这可以让大家更明白的看清楚场上发生了什么:
1、湖人做出的改变:
A、G1-G2前三节:在这个过程里,湖人基本没有做本质上的战术调整,他们采取的策略是:努力人盯人防突破,防不住补,球传出去就扑防继续补。在这个时间段里,你会发现很多很多的时候,湖人的防守人仿佛是在追着球跑,火箭传到哪里,人就追到哪里。但是人怎么能跑的过球呢,所以防守起来实际是很狼狈的。
B、然而从G2的第四节开始:湖人尝试了联防,协防持球人。这个策略使用期间的净胜分是很高的,也是目前火箭难以对付的痛点(安东尼也说了)。特别说明一下:这不是包夹哈登,而是协防所有具备突破能力的持球后卫。还记得那个协防威少漏了哈登空位三分的球吗?
C、这套防守策略的优势是什么:是提升补防的效率,节省体能
其实联防+协防持球人也是要补防的,但巨大的差别在于从被动的追球补防人,变成了主动的补防区域位置。 前者,补防发生在被突破后以及球传出去的每个过程里,不管谁去补,他都要从一个人的位置跑去另一个人的位置,和球赛跑;
而后者,协防后球需要提前分出去,而人是按区域站好的。补防的人不需要管之前在防谁,只需要管理好自己这个区域,或者被轮换到的区域。有空间想象能力的人应该立刻可以感受到,这大大降低了补防距离提升了效率。
D、这个博弈产生了一个对系列赛极其关键的延续性效应:在这个改动之前,火箭在体能方面其实是以逸待劳的,传球和追球谁累?显而易见。但这个改动之后,体能方面的博弈近乎反了过来,火箭不得不更多的身体对抗挡拆、掩护,来降低协防效率,生成突破空间。
2、火箭做出了哪些改变:
上文说了,湖人的这套进攻防守体系是以詹眉为主的综合性体系,你很难通过一个防守的整体策略来进行限制。因此火箭针对进攻防守分别做出了一些细节调整。
A、防守端,大幅度加对抗
AA增加詹眉接到球的难度:G3就可以看到,詹眉接球之前的身体对抗大大增加了。尤其是浓眉,因为他需要更低的位置,因此他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去肉搏。
BB直接增加接球前的包夹频率:在隆多等其他的进攻发起点不在的时候,火箭开始大胆的包夹詹眉直接不让他们接球。因为他们很清楚,隆多不在,几乎没有人会在詹眉碰到球前组织发起进攻。
在这两点上,虽然无法起到直接阻止进攻的效果(毕竟詹眉对抗上也是优势,你只能耗他力气,偶尔阻止他拿球,但不能真的就让他拿不到球),但火箭是有一些主动权的,因为他可以轮番换人去对抗,来均衡的兑子兑体能。
B、进攻端,增加一些战术细节
BA空切:这点今天做了几次,效果不错:当第一持球人被协防传给第二持球人突破发起进攻后,第一持球人通过空切来在内线接球,打破协防的防守。这是一个破协防的通用套路,是一定可以拿到一定分的。不过不敢多用,因为这种套路的成功率并不是非常高。
BB其他非持球人第二时间进攻:今天的格林做的不错。持球人吸引到协防后,立刻由非主要协防目标来发起自主进攻,是有一定效果的。不过这也只是战术细节,因为如果格林塔克等人真的有很高的自主进攻能力,那就是曾经的五星勇士不是火箭了。。
BC扩大三分投射范围,比如三分线外一步:这是个险棋,G3看来用的不多。对于一个系列赛来说,寻求稳定得分的进攻策略还是首选。
总的来说,整体的战术博弈变化,都遵循一个原则,围绕一个点来进行
原则是:尽可能合理的进攻策略变化,保证成功率。
围绕的点是:体能。
湖人通过联防,降低体能消耗,增加火箭的体能消耗,尤其是每场的第三第四节。
火箭则增加对抗来增加詹眉的体能消耗,意图降低他们的状态。(这招其实就仿佛18年对付杜兰特的肉搏)
整体上来看,排除伤病可能,体能的博弈我认为湖人会占优。一是他们已经在策略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二是火箭毕竟打了更多场;三是火箭轮换短,并且太多的球需要三个后卫来处理。
这个系列赛最终的战术变化不会太多,而是体能主导了。如果豪斯依旧不打,甚至科温顿伤了,威少哈登依旧会在第三第四节受到体能影响明显的增加失误或者减少出手,那胜利最终属于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