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焰万丈长]据说杜甫生前其人和他的诗歌始终籍籍无名...

Yanglek-avatar

Yanglek

2021-11-15T14:58:36+00:00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

可以说是少年得志,如沐春风。“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年少的杜甫曾出游吴越、齐赵,历时数年。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

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

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

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

之后安史之乱爆发,他战乱流离,寄居蜀中,最后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

所谓“史家不幸诗家兴”,杜甫在长期的颠沛流离中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诗歌。

然而在其生前,他和他的诗歌始终声名不显。

或许,这就是命运所给予的礼物与其代价?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到底是时代赋予的抱负,还是诅咒?
YaWn_Tengo-avatar

YaWn_Tengo

我好像看过一个杜甫的讲解
杜甫的诗在唐朝确实不怎么出名
在宋朝才开始跟李白并列
Rec-avatar

Rec

然而天保六年丁亥科进士及第23人,状元及第杨护,非常正常的一年科举。
司马光的这个段子多半是用来黑李林甫的。
TusssNH-avatar

TusssNH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