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
2021-09-26T05:48:10+00:00
虽然我本科不是文学专业,但是高中还是上过的。
当初高中老师讲辛弃疾的诗词时,说他的特色就是掉书袋,用典极多,读他的诗词,必须懂典,不然读不明白。
所以辛弃疾按泥潭说法来说,是个大抄袭家?
古人写诗,用典,化典,乃至照搬前人诗句,改上一两字,都是常态。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就是化用陆游,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这种也叫抄袭?读不出来难道不是文化水平不行?
看泥潭对烽火评价有感。
《渡荆门送别》李白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旅夜书怀》杜甫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抄袭的目的是占为己有,如果主观不存在这个目的和客观不会造成这种影响的,我觉得都不能说是抄袭
你可以理解成古代玩梗,比如现在马桶区常说的咸因,如果不知道前因后果真没法字面看出来,用典也差不多。化用诗句不好说,不过化的好的也是少数,经典的落霞与孤鹜齐飞也是化用[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Reply to [pid=554890578,28773412,1]Reply[/pid] Post by [uid=62051987]罗莎蒙德亚[/uid] (2021-10-02 13:51)可问题在于评价这个的标准非常主观。
这俩完全不同吧,掉书袋指的是刻意化用,显摆学识,跟抄袭不一样啊。
[quote][pid=554891053,28773412,1]Reply[/pid] Post by [uid=42783776]形而下[/uid] (2021-10-02 13:54):
这俩完全不同吧,掉书袋指的是刻意化用,显摆学识,跟抄袭不一样啊。[/quote]泥潭不是已经定性烽火是铁抄袭了吗。
用典是有关人(比如文人)都知道是什么啊,用典用典,就是因为经典[s:ac:擦汗]现在说的抄袭,哪方能做到经典?而且用典也没有全抄的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是用典
好猴精!有诗为证。诗曰:
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
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通天教主曰:“你有你西方,我有我东土,如水火不同居,你为何也来惹此烦恼。你说你莲花化身,清净无为,其如五行变化,立竿见影。你听我道来:
混元正体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传大法,如如不动号初玄。
炉中久炼全非汞,物外长生尽属干。变化无穷还变化,西方佛事属逃禅
这是抄袭
[quote][pid=554891217,28773412,1]Reply[/pid] Post by [uid=63545546]嘿黑黑123458[/uid] (2021-10-02 13:55):
泥潭不是已经定性烽火是铁抄袭了吗。[/quote]书院定义烽火是缝合怪
掉书袋约等于说一堆正常人碰不到的知识显摆自己很能[s:ac:哭笑]小说里掉书袋和抄袭不是一路的吧,一个是写一堆冷门古文,一个是抄同行,我还没听过古诗词也能用抄袭来说的
说抄袭,化用不是更接近[s:ac:哭笑]
掉书袋更接近于引经据典吧
一句话里引十个参考文献,是掉书袋
一句话里引十个参考文献,但是不加标注,是抄袭[s:ac:哭笑]
我记得一个说法,
致敬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出处,
抄袭是生怕别人知道出处。
烽火已经不能简单来说是抄袭了,真就是缝合…他不单单是用别人的文章,他直接把整个人拿来用了,甚至都不多加描写。他想写一个很潇洒的剑客怎么写呢?我就写一个剑术高超,爱喝酒的诗人,名字里还带白,这不会有人看不出来原型是李白吧?那这个厉害从何体现呢?我不写,你自己对照李白去看吧。写一个读书人怎么写呢?我写个儒家,他排行里面第几,你自己对照着论语之类的去找吧。
个人观点,看不下去烽火主要因为他把各种历史人物乱缝。书里的角色比他们的原型又弗如远甚。
然后又有些读者只知其一,还喜欢到处刷屏......像是万古如长夜啥的......
这种骂抄袭更类似于骂的王者荣耀里的魔改历史英雄。骂的重点大概不在“抄”了,在用典的水平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