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eNacht
2025-06-21T23:56:35+00:00
小米从手机时代到汽车时代一贯的策略都是做可量化标签的性能之王(你别管你用不用得到,你就说同价位有没有性能比他更强的),俗称“参数党”。
而华为在手机时代开始,立的标签从来都与可量化无关,从自研芯片,到影像,到鸿蒙,到智驾,这些都是没有一个参数进行直接量化的,俗称“体验派”。
这个放到现在汽车也一样,小米的护城河是性能,他抢的是原本买特斯拉(驾驶者之车)等一系列超跑、性能车的生态位。你见过有哪个人买鸿蒙智行的车是去买他的性能的?
华为系的车的护城河是智驾等用车体验,整个华为系,哪个品牌用车体验越好,卖的就越好,智界为什么快寄了,就是他的服务打不过问界、尊界,甚至打不过享界。
你说大嘴对小米的成功不眼红吗?我觉得肯定是眼红的,但依我对华为和小米这十几年拼杀的了解,大概率后面华为会搞一个汽车版的“荣耀”,贴着小米打。
但你说小米后面搞“米巴赫”能成功吗?我持不看好的态度,小米的受众从手机时代就没变过,“性能党”,但是对于看重体验的人群却把握的很差,这也是“米冲高”一直冲不上去的原因。华为的问界能卖成50万级第一不是仅仅靠“营销”就卖出来的,大嘴对于有钱人的心理,看重哪些的把握确实是有一套的。
最后再说说为什么小米和苹果、特斯拉的用户能重合度很高,因为买苹果的不仅有不懂手机的小白,也有很大部分是因为苹果在除这两年外性能一直都是断层领先安卓的;同理,买特斯拉的也不一定都是喜欢洋牌子的人,因为特斯拉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驾控体验最好的车。而这两部分人群,都是小米的目标用户。这些人,大概率也是一点都看不上华为的任何产品的。
最近先看评测有搞一个小米和智界的用户访谈,就可以看出鸿蒙智行的NPS大嘴没有吹牛。我本身是极氪车主,我身边买问界、买智界的也都是下一辆打算继续鸿蒙智行。所以YU7成功,最受影响的,应该就是特斯拉、极氪以及所有核心卖点为性能车的车企,你说智界被小米杀了,拜托,su7没发布前,智界就已经半死不活了,智界明明就是被鸿蒙内部给PK掉了。
而华为在手机时代开始,立的标签从来都与可量化无关,从自研芯片,到影像,到鸿蒙,到智驾,这些都是没有一个参数进行直接量化的,俗称“体验派”。
这个放到现在汽车也一样,小米的护城河是性能,他抢的是原本买特斯拉(驾驶者之车)等一系列超跑、性能车的生态位。你见过有哪个人买鸿蒙智行的车是去买他的性能的?
华为系的车的护城河是智驾等用车体验,整个华为系,哪个品牌用车体验越好,卖的就越好,智界为什么快寄了,就是他的服务打不过问界、尊界,甚至打不过享界。
你说大嘴对小米的成功不眼红吗?我觉得肯定是眼红的,但依我对华为和小米这十几年拼杀的了解,大概率后面华为会搞一个汽车版的“荣耀”,贴着小米打。
但你说小米后面搞“米巴赫”能成功吗?我持不看好的态度,小米的受众从手机时代就没变过,“性能党”,但是对于看重体验的人群却把握的很差,这也是“米冲高”一直冲不上去的原因。华为的问界能卖成50万级第一不是仅仅靠“营销”就卖出来的,大嘴对于有钱人的心理,看重哪些的把握确实是有一套的。
最后再说说为什么小米和苹果、特斯拉的用户能重合度很高,因为买苹果的不仅有不懂手机的小白,也有很大部分是因为苹果在除这两年外性能一直都是断层领先安卓的;同理,买特斯拉的也不一定都是喜欢洋牌子的人,因为特斯拉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驾控体验最好的车。而这两部分人群,都是小米的目标用户。这些人,大概率也是一点都看不上华为的任何产品的。
最近先看评测有搞一个小米和智界的用户访谈,就可以看出鸿蒙智行的NPS大嘴没有吹牛。我本身是极氪车主,我身边买问界、买智界的也都是下一辆打算继续鸿蒙智行。所以YU7成功,最受影响的,应该就是特斯拉、极氪以及所有核心卖点为性能车的车企,你说智界被小米杀了,拜托,su7没发布前,智界就已经半死不活了,智界明明就是被鸿蒙内部给PK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