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naparrot
2021-06-01T11:13:53+00:00
看了下关于大学生生活费的讨论,两边都有点太极端了,要么就是“我那时候一个月400还能谈恋爱,给多了沉迷物质享受”,要么就是“一线城市一个月2000吃不饱,贫穷导致自卑毒害一生”。
如果确实有孩子快上大学不知道该给多少(家里经济不困难的前提下)的家长,可以参考一下我这个方案。我读大学的时候家里就是用这个方案给的生活费,将来我小孩出去读书估计也会用这个方案。
首先入学的时候去学校食堂吃顿饭,参照孩子的饭量对基本生活保障有个基准估计。比如我上大学是08年武汉,饭量中等偏大,食堂正常吃饭早餐3-5元,正餐8-12元,小餐厅改善一下16-25元,就可以取个每天25元作为餐标,再乘以二就差不多是比较充足的基准生活费用,也就是每个月1500。这个基准生活费大概要满足一个这样的状态:校内吃饭不需要省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正常学习生活用品的购买没有经济压力;娱乐生活只支持偶尔买件衣服,去唱K聚餐等集体娱乐不超过一周一次,玩一两款轻氪/无氪游戏这种程度的消费,想要更多就会出现资金短缺。
然后就是奖惩制度。
1. 如获得奖学金,额外奖励奖学金3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至对于你合理的值)的现金,学期内分月平均发放。
2. 未获奖学金但专业排名比上期末进步的,每进步10名(我们专业当时140人,根据实际人数调整一个合理的数值),下学期每个月增加100。
3. 学业相关的各种竞赛和奖项,按级别给1000-3000不等的一次性奖金。
4. 挂一门或者退步每15名,下个学期每月减少100,但最低限额1000/月。
执行的时候主要注意几点:一是要绝对严格执行,只要有一次打马虎眼,制度就会严重丧失约束力。二是惩罚要设置限额,不能造成基本生活拮据,如果为了吃饱饭去打零工,只会更严重地影响学习。三是奖励的钱不要限制用途,但可以要求如实汇报。
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在哪呢,如果你经济状况尚可,给较多的生活费其实能显著提高孩子大学生活的质量,无论对交友、找对象、参加各种活动,乃至于遇到问题时老师辅导员对他的态度来说,有钱(哪怕是看起来有钱)都是一个巨大的buff。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给孩子一个月一万完全不是问题,但他拿了以后会怎样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这个方案在运转得当的时候大概是个什么效果呢,可以以我自己为例子。本身我对学习的热情可能是50%,对玩的热情是100%,最终花了40%的精力在学习上,30%在玩上,还有30%无所事事浪费掉了,因为没热情学也没钱去充分地玩,结果就是学习取得了60分的成绩,玩也只有70分的体验。有了这个制度以后,我就容忍不了无所事事的状态了,因为我有足够的钱去充分地、疯狂地玩,同时也不得不疯狂地学以保障我下学期还有资格玩。对精力的利用率提高到了100%,最终成绩稳定在90分,玩的体验更是120分。
有的人看了可能会觉得,那我让孩子100%的精力用在学习上不就得了?你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认为你孩子能做到呢?人都有天然的惰性,即便有的人天生自律性强,也不如好好设置一种激励模式来得更直接有效。
如果确实有孩子快上大学不知道该给多少(家里经济不困难的前提下)的家长,可以参考一下我这个方案。我读大学的时候家里就是用这个方案给的生活费,将来我小孩出去读书估计也会用这个方案。
首先入学的时候去学校食堂吃顿饭,参照孩子的饭量对基本生活保障有个基准估计。比如我上大学是08年武汉,饭量中等偏大,食堂正常吃饭早餐3-5元,正餐8-12元,小餐厅改善一下16-25元,就可以取个每天25元作为餐标,再乘以二就差不多是比较充足的基准生活费用,也就是每个月1500。这个基准生活费大概要满足一个这样的状态:校内吃饭不需要省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正常学习生活用品的购买没有经济压力;娱乐生活只支持偶尔买件衣服,去唱K聚餐等集体娱乐不超过一周一次,玩一两款轻氪/无氪游戏这种程度的消费,想要更多就会出现资金短缺。
然后就是奖惩制度。
1. 如获得奖学金,额外奖励奖学金3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至对于你合理的值)的现金,学期内分月平均发放。
2. 未获奖学金但专业排名比上期末进步的,每进步10名(我们专业当时140人,根据实际人数调整一个合理的数值),下学期每个月增加100。
3. 学业相关的各种竞赛和奖项,按级别给1000-3000不等的一次性奖金。
4. 挂一门或者退步每15名,下个学期每月减少100,但最低限额1000/月。
执行的时候主要注意几点:一是要绝对严格执行,只要有一次打马虎眼,制度就会严重丧失约束力。二是惩罚要设置限额,不能造成基本生活拮据,如果为了吃饱饭去打零工,只会更严重地影响学习。三是奖励的钱不要限制用途,但可以要求如实汇报。
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在哪呢,如果你经济状况尚可,给较多的生活费其实能显著提高孩子大学生活的质量,无论对交友、找对象、参加各种活动,乃至于遇到问题时老师辅导员对他的态度来说,有钱(哪怕是看起来有钱)都是一个巨大的buff。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给孩子一个月一万完全不是问题,但他拿了以后会怎样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这个方案在运转得当的时候大概是个什么效果呢,可以以我自己为例子。本身我对学习的热情可能是50%,对玩的热情是100%,最终花了40%的精力在学习上,30%在玩上,还有30%无所事事浪费掉了,因为没热情学也没钱去充分地玩,结果就是学习取得了60分的成绩,玩也只有70分的体验。有了这个制度以后,我就容忍不了无所事事的状态了,因为我有足够的钱去充分地、疯狂地玩,同时也不得不疯狂地学以保障我下学期还有资格玩。对精力的利用率提高到了100%,最终成绩稳定在90分,玩的体验更是120分。
有的人看了可能会觉得,那我让孩子100%的精力用在学习上不就得了?你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认为你孩子能做到呢?人都有天然的惰性,即便有的人天生自律性强,也不如好好设置一种激励模式来得更直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