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黑人比美洲印第安人还要落后,为什么没有被欧洲殖民者取代?

Careless Castle-avatar

Careless Castle

2020-07-21T13:16:01+00:00

大航海开辟新航线后,欧洲人开始在世界很多地方建立了殖民地,并大量移民,其中一部分殖民地成为了新兴的欧洲白人为主体的移民国家,大部分分布在美洲新大陆,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之所以能够在这些地方建成移民国家,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原本的土著居民文明程度太低,面对先进文明的欧洲人实在是不堪一击,欧洲人一来,原有文明就无法摆脱被彻底粉碎瓦解的命运了。而在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原住民已经建成了比较成熟的文明,所以欧洲人在这里最多只能征服控制,无法将原有文明取代,有些殖民地建起来都费劲,更何况移民国家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欧洲移民在人口上对比土著居民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在美洲,欧洲人带去的病毒让那里的土著居民无法招架,大量的死亡,再加上一系列的战争消耗,那里的土著居民所剩无几,使得前去的欧洲白人反客为主,获得了人口优势,成为了新大陆的主体


那么在非洲的情况如何呢?

一方面,除了北非,非洲的土著居民的文明程度甚至还不如美洲的印第安人,很多连树都没有走下来,这样低的文明,自然无法对抗前来殖民的欧洲人,非洲的大片土地迅速成为欧洲人的殖民地,如果欧洲人想要让殖民地变成美洲、大洋洲那样新兴的移民国家,所要做的,只要让欧走白人移民在人口上形成对非洲土著居民的优势就可以了。

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发生,这也是本贴所要反思的。由于非洲土著抗病性远高于美洲的印第安人,所以无法像美洲那样让非洲土著自动退出,要想实现人口优势,只有两种方法:一是采取种族灭绝政策,二是选择适合现代文明发展的地区,然后将那里的土著驱逐到原始的丛林和草原中去,与其划清界限,然后再进行移民填充,这样新兴的移民国家就水到渠成了。第一个方法显然不可取,那么第二个方案显然就是最务实可行的了。




撒哈拉以南非洲很多地方环境恶劣,不适合居住,但也有宜居的沃土,南非和罗德西亚(就是现在的津巴布韦)就是其中的翘楚,事实上也得到了欧洲移民的青睐,曾经在那里建立了发展的非常不错的国家。

但是,南非和罗德西亚的欧洲移民并没有让自己成为人口占优势的那一方,而是看中了原住民廉价的劳动力,于是形成了欧洲移民成为贵族阶层,土著居民成为底层劳动力的模式。这种模式一度让南非和罗德西亚的欧洲移民生活的非常滋润,甚至超过了留在欧洲老家的同胞,因为欧洲本土白人再牛也是有阶层的,有混的好的高层白人,也有底层生活艰难的底层白人,而南非和罗德西亚的白人则是几乎全都成了上层贵族,你说这日子美不美?

在欧洲白人移民带来的先进文明的治理下,南非和罗德西亚一度成为了非洲大陆发展形势最好的两个国家,一个被誉为彩虹之国,一个则有非洲面包房的美誉,不过这种模式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上天不会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你,不愿意放弃利用土著居民充当廉价劳动力的好处,就必须承担人口和土著居民占劣势的后果。


这两个国家的底层土著居民在国际势力的煽动下,越来越仇恨欧洲白人移民,最终爆发了内战,罗德西亚的欧洲移民在人口、外援均出于极度劣势的情况下,依旧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有的战斗甚至打出了二十比一的战损比,但无奈土著居民数量实在太多,而且繁殖能力非常吓人,已经超过了欧洲移民的能力控制范围,欧洲移民以一当十又如何,还是无法抵挡土著居民人海的冲击,最终,罗德西亚沦陷了,成为了津巴布韦。随后,南非的土著也依靠人口优势取得了政治主导权,两个国家的欧洲移民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很多被迫选择逃离。


非洲土著居民获得了两个国家的政治主导权,但他们实在不是这块料,在他们的治理下,彩虹之国成为了非洲治安最混乱的地区之一,而罗德西亚变成津巴布韦后,从非洲面包房,混成了现在通货膨胀高的吓人,需要靠国际粮食救济的国度。

值得一提的是,美洲新大陆的欧洲移民也曾一度引进非洲土著居民奴隶充当劳动力经营庄园,如果这种模式不断持续下去,让更多的非洲土著进入新大陆,以这些土著居民强大的生殖能力,美洲新大陆的那些新兴国家也会像南非和罗德西亚那样沉沦下去。

所以,美国人必须要感谢林肯的废除奴隶的政策,这等于是悬崖勒马,及时挽救了美洲大陆的新兴文明。

南非和罗德西亚的教训,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质量的优势,终究无法填补数量上的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