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one919
2020-12-25T07:12:41+00:00
愿赌服输现场:[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20889958[/url]
-------------
我不记得我有编辑过上面的内容呀
--------------
大时代也无非是这样。大帝的主升浪的时节,望去确也像两市的总龙头,但龙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2440大师”的唱诗班,手上拿着融的券,顶得账户里面的亏损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融券,强制平仓的,除下券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大师的工会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做空宁德,做法。”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大时代的红色高楼去。从大师那里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鼓楼。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按摩技师了,这是三个大佬出没的地方。鼓楼是一个帖子,还挺大;天天跌了就哀嚎得利害;还没有大师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大师到大时代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诊股不收费,几个小号还为他的名誉操心。我先是住在鼓楼旁边一个屎黄色高楼里的,初冬已经颇冷,宁德却已经300,后来用军工填了全仓,用农银包了收益,只留两个农业看新高。在这天天血赚的地方,大师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大师却以为这大时代也相信他,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大师跳大神和我不相干,然而恶心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大师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看笑话。
从此就看见大师来做法: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也无风雨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1000日线在技术分析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线,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条是真的;还有多向车的,它们的实力,并不比反买差。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大时代里面的老韭菜,在谭已经多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大佬的历史。这也无风雨,据说是做人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开小号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论坛开小号。
中秋过后,农业确是一天高过一天,看看将近年初;我整天地护驾大帝,也须受封领赏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散户,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融一笔券。”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大师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拿着被爆了的宁德,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融一笔券。”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大师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大师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券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大师,你又空了隆基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空,怎么会打断腿?”大师低声说道,“跌破,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派了筹,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平完仓,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大师。到了年关,券商清盘时说,“大师还欠三十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大师还欠四十二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大师的确被强平了。
-------------
我不记得我有编辑过上面的内容呀
--------------
大时代也无非是这样。大帝的主升浪的时节,望去确也像两市的总龙头,但龙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2440大师”的唱诗班,手上拿着融的券,顶得账户里面的亏损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融券,强制平仓的,除下券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大师的工会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做空宁德,做法。”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大时代的红色高楼去。从大师那里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鼓楼。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按摩技师了,这是三个大佬出没的地方。鼓楼是一个帖子,还挺大;天天跌了就哀嚎得利害;还没有大师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大师到大时代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诊股不收费,几个小号还为他的名誉操心。我先是住在鼓楼旁边一个屎黄色高楼里的,初冬已经颇冷,宁德却已经300,后来用军工填了全仓,用农银包了收益,只留两个农业看新高。在这天天血赚的地方,大师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大师却以为这大时代也相信他,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大师跳大神和我不相干,然而恶心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大师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看笑话。
从此就看见大师来做法: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也无风雨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1000日线在技术分析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线,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条是真的;还有多向车的,它们的实力,并不比反买差。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大时代里面的老韭菜,在谭已经多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大佬的历史。这也无风雨,据说是做人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开小号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论坛开小号。
中秋过后,农业确是一天高过一天,看看将近年初;我整天地护驾大帝,也须受封领赏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散户,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融一笔券。”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大师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拿着被爆了的宁德,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融一笔券。”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大师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大师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券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大师,你又空了隆基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空,怎么会打断腿?”大师低声说道,“跌破,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派了筹,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平完仓,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大师。到了年关,券商清盘时说,“大师还欠三十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大师还欠四十二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大师的确被强平了。